7月水稻施肥指南:时机选对、用量用准是关键
发布时间:
2025-07-23 14:45
来源:
7月是水稻肥料管理的关键月份。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,根据不同田间情况,做好施肥计划,切勿错过关键时期,从而影响水稻产量。
一、7月水稻生长阶段与需肥特点
1、再生稻
大部分再生稻田块头季抽穗时间在7月10日左右,此时正处于乳熟期至蜡熟期,而早播早熟的品种已经处于蜡熟至黄熟期,此时腋芽开始萌动,再生季要想获得高产,施好促芽肥十分重要。施用促芽肥可使腋芽存活率提高20%以上,尤其对第2-4节位腋芽效果显著,同时有助于低位芽(靠近稻桩基部的芽)突破休眠,增加有效分蘖数。
2、一季中稻
5月份播种的一季稻,当前大概处于拔节至穗分化阶段。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,也是产量形成最关键阶段。田间管理重心从“促分蘖”转向“攻大穗”。
拔节后氮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氮的35%-40%;磷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磷的20%左右,但吸收速率减缓;钾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钾的60%左右,是需钾高峰期,此时需经常去田里剥检幼穗发育进程。当主茎幼穗发育处于2-3期时,应及时施入穗肥,具有促进一、二次枝梗分化及防止颖花退化的功效,促进大穗的形成,为高产打下基础。
3、晚稻
双季晚稻一般在6月20号前后播种,7月中上旬移栽。此时晚稻正处于分蘖阶段,移栽返青后及时施入分蘖肥。水稻分蘖期是营养生长的关键阶段,需肥特点可概括为“氮为主、磷钾协同、早发快长”。需肥量占全生育期总氮量的 30% 左右;总磷量的16%-18%;总钾量的20%左右。分蘖期氮素水平高,分蘖发生早而快;反之,分蘖发生迟而慢,分期缩短。
二、施肥时机及用量
1、再生稻
头季收割前10天左右(齐穗后20天左右),腋芽长至0.5-1.0厘米时立即追“促芽肥”。每亩可施入45%三元复合肥15-20 千克(N-P-K≈6.8-6.8-6.8)或尿素10千克左右(N 4.6)+氯化钾5千克(K₂O 3.0)。
2、一季稻
拔节—幼穗分化2-3期(剥检主茎幼穗长1-2毫米左右,呈毛茸茸状态)为最佳窗口。每亩施尿素5千克+氯化钾8千克;若前期长势偏弱,叶色较黄的可增施尿素2千克。
3、晚稻
栽后5-7天(完全返青、冒出第1片新生叶)立即追分蘖肥。每亩可施尿素7-9千克(N 3.2-4.2)+氯化钾5 kg(K₂O 3.0)。
注:施肥时田间保持2-3 厘米浅水,肥后自然落干。施肥时水稻叶片上不能有露水,否则容易引起烧叶。
三、常见误区与纠正
误区1:穗肥过早施用或过迟施用。
纠正:过早导致无效分蘖增多、倒伏风险大;过晚则起不到促进一、二次枝梗分化的作用,不利于促进大穗形成。务必在主茎幼穗分化2-3期精准施用。
误区2:尿素撒施后不灌水。
纠正:高温下表施尿素挥发损失可达20%-30%,务必浅水层+自然落干。
误区3:再生稻促芽肥量越大越好。
纠正:超量氮素会再生芽体徒长、细弱,再生季有效穗率反而下降,形成“芽多穗少”的局面。且增加头季稻贪青晚熟风险,建议纯氮不超过5千克/亩。